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内容页

太平天国钱币

时间: 2013-05-21   来源:   作者:
  • 1.jpg   

        公元1851年(咸丰元年)111,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期间持续十六年,纵横十五省。对满清王朝进行了沉重的打击,加快了灭亡,太平天国在其存在期间的铸币情况如何呢?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后,遂颁发《天朝田亩制度》,制定了人口平分土地的办法。力图实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这一土地纲领虽未彻底实施,但对农民夺回土地,不缴或少缴地租的行动加以保护,勒令地主富豪多交赋税,减轻人民负担,还是有力的武器。同时,太平天国还允许自由贸易,不准囤积居奇。财政上鼓铸钱币,实行经税政策。

        太平天国开始铸钱是在咸丰三年(1853)七月,那一年在天京朝天宫开炉铸造,设有专司其事的人,职同指挥。试制多时,终于在次年六月铸造成功,开始发行。不久,在苏州、杭州、绍兴、嘉兴、徽州、衡阳等地,也开始铸行。太平天国钱币材多种,主要为铜铁,也有金银,但很罕见,所有铸币,均不记值。面背文多变,有面为天国通宝的;有面为天国圣宝的;有面为太平天国圣宝的;有面为天国圣宝太平的,等等。

        大平天国钱可分为八个种类:

        一、最早铸造的径3.5厘米面文天国二字列穿上下,背通宝二字在穿左右,有楷体及仿宋字体二种,因传世极稀,早年未为人知,近年始渐出现,有一种钱的面文直书天国二字背也直书圣宝二字,此一枚钱应为改制钱,此后天国铸钱均称圣宝二字,多发现于南京附近,也可能为初期所铸。太平天国传世有一镂花大钱,可能是开炉,镇库之用,极罕见,颇为珍贵。

        二、有一种极稀见之小圆钱,径2.2厘米,缘郭整齐。面文直书天国二字,背文直书圣宝二字,形扁而润,字上划特长宝盖头更润,在南京附近多有发现,为第一种类稍后之钱。

        三、楷书圣宝钱。钱文楷书,作太平天国,直读,背书圣宝二字,直读,因此也俗称真圣宝,黄铜,阔轮。书法铸工铜质均佳。钱径2.5厘米,2.8厘米,3.5厘米,较大的有5厘米的,锉磨精细,颇为美观。另有一种大钱,文字铜质与上类相似,可能为一时一地所出,是否为常用钱,则难以判断。这一套王品钱在安徽,江苏多有发现。

        四、宋体圣宝钱。钱文排列式与前一类相同,只是钱文改用仿宋体,书法颇美,铜色发白,含锡量大,分量较优生,而锉磨较差,从表现看来,略亿砂铜,这一系统似有四等钱,窄轮大字,别具风格,多发现在湖南一带,可能为太平军将领所铸。

        五、隐起文背圣宝。钱文与前一类相同,背文圣宝二字横列。书法隐起,阔轮,黄铜,也分为四等,比前套略轻,在湖南北部多有发现。

        六、厚肉楷书太平天国钱,背文圣宝二字直列,书法平平,铜色较差,铸工尚佳,有大小多种,但都为小平钱,只因减重而形成大小不一。

        七、楷书横列圣宝钱,其面文排列为,右,上。在我国古钱中,颇为独特,背文圣宝横列,书法一般。有大小两种,其间略有差异。多在江西,浙江一带发现。另有一面文上,背横列太平者。

        八、大平圣宝钱,面文太平圣宝,楷书顺读,背文天国,横书。有大小两品,黄色泛白。数量较多,多发现于南京一带。太平天国钱币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因现今大平天国钱币伪作太多,鱼龙混杂,给钱币研究工作造成了很大因难。


  • Copyright 2012-2020 www.ggtptg.com AII Reserved 太平天国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桂ICP备17010733号-2
  • 地址:贵港市港北区民主路广电大厦七楼 电话:0775-459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