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内容页

太平天国灭亡的理性思考<一>

时间: 2013-05-21   来源:   作者:
  • 自中央电视台播放大制作的46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以来,出乎意料的是,这部被称为风景如画,战将如虎,美女如云史诗宏著却遭到了冷落,收视率不高,评价也一般。相比较而言,不如《大明宫词》耐看。既然电视剧不吸引人,那么人们关注的眼光就转向了这段历史,转向这群人物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凡能够取得政权并成功地巩固政权的,都必须有一个稳固的具有政治远见的政治集团。而这个政治集团的核心人物必须是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高级知识分子。刘邦、刘秀、李渊、朱元璋起义军成功的经验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大凡揭竿而起的乱民,无不怀着仇恨的心理和拼死一搏的决心,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一个字。乱砸、乱抢,乱破坏。而传统文化即儒家文化的高级知识分子则深深懂得,要统治天下就必须禁乱,就必须整顿内部建立吏制,安抚百姓。谁能安抚百姓,谁就能得天下,谁只会扰民害民,谁就必将失去天下。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建国已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已腐朽得不堪一击。一支不足万人的靠宗教聚集起来的乌合之众,让数倍的官军围着,居然能纵横飘忽数千里,转战数省而势力却越来越大,已足以说明清王朝的气数已尽。只可惜太平天国的主要领袖们是些不能成事的主儿,才坐失了这个取而代之的良好机会,葬送了大好的革命形势。如果说毫无政治运见,抱着过把王侯瘾的心态决定了太平天国政权只能是个割据形式的政权。那么,抛弃中国传统的政治模式,始终以宗教的组织形式作为统治手段的行政方式,决定了这个割据的政权也只能是个短暂的过程。洪秀全不是个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但在太平天国的领袖群里,他还是比较有文化的。最高领袖人物的文化层次,胸襟气度、才能胆略常常决定着一个群体的命运。洪秀全大不了是个只想出人头地的宗教头子而已,永安封王时的草率从事和刚立足未稳就以宗教条例颁订的治军治国规范,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太平天国领袖们思想上的荒唐无知和政治上的目光短浅。天下众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众女子,尽皆姊妹之群。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杂。表面上好像是非常的平等,实际上任何人都失去了自由,而男女分居的真正目的却是为了禁绝男女之间有性生活的。男女奸淫者名为变怪,因为太平天国是天神的国度。

    而尤其不能让人理解和接受的是,即便是夫妇也不得同居。男随男行,女随女行,一旦犯奸,格杀勿论。男女之间连丢个媚眼的权利都没有,否则也算犯了天条。而太平天国违犯天条的最低的罪名也是杀头之罪。此处,私自读书,私自藏书也都是犯了大罪。太平天国统治的势力区域,是完完全全适应战争需要的军事化编制。是不折不扣的没有文化教育,没有商品流通,没有手工业生产甚至连农民的收获播种都难以正常进行的大兵营。完全军事化的编制和严格的禁令,使太平军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但没有文化教育,没有各行业生产、没有男婚女嫁的一个社会形态,肯定是一个外强中干、本质越来越虚弱的社会形态。这样一个社会形态如何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呢?太平天国历十四年而亡,不是如一般史家所说的是太平军太坚强了,而是大清帝国已日落西山,气息奄奄,实在难以愈合这一风烛残年老人身上并不能致命的痼疾。
    中国历来都不乏远见卓识精通韬略的政治家。无论在朝无论在野,庞大的儒家队伍随时都在为风起去涌的时势提供这样的人才。一旦某个揭竿而起的英雄据有一方天下,这样的人物摇着羽扇就姗姗而来了。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撑起了一面反清的太旗,就惹来了一个了不起的大才子左宗棠。翼王石达开初一接触便相见恨晚,极力想推荐给天王。但极为专权又毫不通文墨的杨秀清岂能容忍太平军里多了一个既酸又臭、与己格格不入的文人。左崇棠在太平军里的遭遇可想而知,不被杀头已是万幸了。

    天京开创的局面是一个“王霸之业”的招牌,一些想立功名又科举无望的文人都想投奔到这面大旗之下。这是一个绝好的用中国传统文化改造太平天国、把前期发展的大好形势推向良性发展的机遇。可想而知,这样的被拒之门外的知识分子一定还不少。这些只以建功立业为念的儒家文人是不分什么天国大清的,他们只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施展,只希望自己的政治主能够被人采纳利用。也许他们群体性的人格是寡廉鲜耻的,但他们是任何想取得最后胜利的政治集团必不可缺的智囊人物和管理人才。但毫无中国历史常识的天国领袖们,决不愿把自己用生命鲜血打下来的成果给别人分一杯羹,赏他们个高官厚禄。他们始终走不出自己宗教立国的误区。

    死死地抱着拜上帝教这个法宝不变的,首先是洪秀全。他的政治、军事的领导才能极其有限,只有借助耶稣长弟的迷信才能拢住人心。其次是杨秀清,他极有军事才能和组织才能,但他不通文墨,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完全是个文盲,他也同样离不开拜上帝教这个法宝,借助天王附体挟天王以令诸臣。就是在玉平天国内部,也有人认识到应该把宗教化的国家和军队适应政权扩大的形势,逐渐转变为正常化的管理体制,这就是石达开。他是太平天国诸王中最通晓传统文化的人,也是太平天国唯一雄才大略兼备的人。开辟江西局面战绩辉煌,他选地方长者?有文化有威望的绅士?任地方长官,整顿秩序,安抚百姓,为太平天国赢得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声誉,一时颂声一片。这是有违天国体制而遵循儒家传统体制的一个非常有见识的变革,巩固地方政权的效果非常明显。但石达开是一个财主出身,毕竟不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出身士宦之家,既深受传统文化熏陶,足智多谋,又对官场知识耳濡目染,懂得做人做事的如履薄冰。在对汉人猜忌极深的清朝任下,曾、左、李都能媚上而御下,左右逢源。石达开就只会任才使气,虽功劳盖世,却既不能取信于东王,更不能取信于天王,本应成为太平天国支柱的他,最后只能落得个出走天京的下场。


  • Copyright 2012-2020 www.ggtptg.com AII Reserved 太平天国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桂ICP备17010733号-2
  • 地址:贵港市港北区民主路广电大厦七楼 电话:0775-459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