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研究大家,首推香港的简又文。简氏花毕生之心血,撰成《太平天国典制通考》和《太平天国全史》两巨著,分别在1958年和1962年,由香港猛进书屋出版,印数1000套。是书每部150万字左右,2000余页,分订三册。《通考》凡二十篇,《全史》凡二十九章,前者是对太平天国横的梳理,后者是对太平天国纵的叙述。简氏最先写过一部《首义史》,自己大概觉得没有说清楚,继续深入研究,才有了后来的东西。简著剖析之深入,文笔之优美,之前之后都无人能够企及。特别是正文后附的注释,是简氏梳理史料的一大功夫。看是注,有点看《三国志》裴注的感觉。据我所知,是书由私人捐助出版,主要是送人,国内大学的图书馆,猜测是一校送一套,只是遭遇“文化大命革”后,不知道多少图书馆还保存完好。相传简氏为了写书,先后多次去实地考察,并且抗日战争期间在蒙山(即永安)还收了一个徒弟,叫陈文统,陈并没有跟简氏学习太平天国研究,而是写起了武侠小说,笔名叫梁羽生。
民国时期另一部研究太平天国的巨著是郭廷以的《太平天国史事日志》。郭氏并不是专门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他的方向是近代史,范围大得多,成果也惊人。郭氏觉得太平天国史事部分文稿太长,干脆先独立成篇,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太平天国史事日志。《日志》的最大特色,是进行了编年,它是一部工具书,共有1200页左右。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附在后面的160页左右的图表。是书在1946年由重庆的商务印书馆出版过,1947年又再版,直到1986年,再次由大陆中国书店出了影印本,但是现在市场上都不好买到。台湾1970年代由商务印书馆印过精装本,可惜现在无影无踪。
民国时期的学术气氛很浓,出过不少的大家,现在跟那个时候无法相提并论。研究太平天国的人也很多,比如像吴绳海、华岗等,他们都写过一些太平天国方面的著作,不知是由于身处战乱,还是才力、兴趣转向等原因,他们的著作多数都属于提纲性质的东西,没有深入研究。
萧一山可以说得上是第三个太平天国史大家,但他的兴趣在清代通史上面,并不专注于太史的研究。萧虽然编成有《太平天国丛书》、《太平天国诏谕》和《太平天国书翰》等书,并且在太平天国文献学上面具有开拓性意义,他也在《清代通史》中,用了洋洋洒洒100多页的篇幅,来写太平天国的经过,但我认为,萧的太平天国研究成果并不最最杰出,肯定要稍逊于前面二人。
解放后,太平天国的研究成就在两个时期贡献巨大,一个是在五十年代,另一个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五十年代的成就在资料的收集整理上面。这要感谢近代史研究所,他们干了一件不朽的盛事,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史部分是第二套,一共8册,由中国史学会主编,神州国光社出版,六十年代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过。这是一套培养了众多太平天国爱好者和学者的书,功德无量。比如第一册中的《太平军目》,第三册中的《贼情汇撰》等,都是研究太平天国不可或缺的资料。八十年代,在罗尔纲等的主持下,先后又编辑出版了《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和《太平天国资料汇编》、《太平天国印书》等,都由中华书局出版,《简辑》六大册,《汇编》三大册,都是研究太平天国的好资料。罗老的贡献主要在个人撰述上面,他的四卷本《太平天国史》,以及《湘军兵志》和《绿营兵志》,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罗老尊奉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其著作必然要受到时代的局限。坦白地说,我觉得他的《太平天国史》文笔平平,完全比不上简氏的《全史》,罗著的另一个不足是自己观点性的东西太少,这一点也不及简氏《全史》,这可以理解,毕竟是“戴着镣铐跳舞”的时代。罗老的东西,真正有级别的,我觉得倒是《湘军兵志》和《绿营兵志》二书,还有他的由三联出版的十部论文集,这奠定他在太平天国考证学上的崇高地位。
和罗老同一时期的太平天国历史学家,还有郦纯先生和钟文典先生。郦纯先生的著述主要有《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和《太平天国制度初探》两部,两部都是传世的不朽著作。前者对太平天国军事历史的介绍,由于人名地名众多,看得人眼花缭乱,后者非专业人士,似乎不能读完。因为两书都太专业。钟老当年是广西大学的镇宝人物,其《太平天国开国史》也是太史上的名著。钟老领头编过一套书,叫“太平天国史丛书”,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共有十五部,都是太史研究的巨大成就的展示。除《开国史》以外,还有张守常的《太平天国北伐史》、华强的《太平天国地理志》、贾熟村的《太平天国时期的地址阶级》、郭毅生的《太平天国经济史》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造诣非凡。特别是张守常的《太平天国北伐史》,写得很不错,估计很多年后仍然是权威之书。张还编有另外一本资料,叫《太平天国北伐资料选编》,对林凤祥李开芳有兴趣的人不妨一看。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太平天国方面成就卓著的是南京大学的一批师生,他们的领班人是著名教授茅家琦和方之光等,茅在1991年主编出版了《太平天国通史》,这是一套精品书,3册,共22章,分别有十余人编写,是书系统性强,有观点,有思想,虽然有各自的文笔,但总体效果不错。只是这书也没有再版,一般读者不大好看到。在茅家琦教授的得意门生崔之清的主持下,2002年,南京大学又出版了《太平天国战争全史》一书,该书200余万字,更加详细地叙述了太平天国军事的始末,是书资料采用齐全,内容很翔实,只是由于作者众多,文笔不太统一,加上采用《通史》和《概述》的内容偏多,有拼凑的痕迹,不如前者读起来舒服。茅家琦的另一个得意门生池子华,他的关于太平天国和捻军的人物传记不可不看,有曾国藩、苗沛霖、张乐行等。
和罗老一个时期的太平天国历史学家,还有牟安世。牟著有《太平天国》一书,七十年代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500多页。牟应该也算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他的书体系很强,资料做得很扎实,但由于时代的影子染得太深,可能有的人不太喜欢。和茅家琦时代的还有苏双碧,很多人可能会小看这个太平天国学者。他写有一系列太平天国人物评传,包括陈玉成、李秀成、石达开、洪秀全等,占有的材料比较充分,每部后面还有一个人物年表,据说苏也准备写林凤祥李开芳的评传,结果只看到了一本《北伐风云》。苏还有一本提纲性的书,叫《清末巨涛》,在台湾出版。我以为,苏是非常有个性的太平天国学者,至少他在太平天国人物传记上面的水平,是当今太史专家中屈指可数的。
2004年,由罗老和王庆成主编过一套《太平天国》丛书续编,规模超过正编。是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王也是不错的太平天国史学家,有思想有观点,可惜体系还不太明显。
最后谈谈研究太平天国的几本纯资料书。清末民初的有《湘军》4种史料,即王闿运的《湘军志》等,这4种史料,除开文采斐然、内容完整外,极具一手资料的权威性。还有朱孔彰的《中兴将帅别传》,这是一本纯人物传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方的重要人物,基本上都写到了。还有民国时期吴善清编写的《太平天国野史》,也是不错的史料。是书1993年由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过,但现在是一书难买,台湾的王家出版社也在1970年代印刷过,更不好找到。另外有几部由岳麓书社出版的大部头全集,即《曾国藩全集》、《曾国荃全集》、《左宗棠全集》、《胡林翼集》等,不可不看。
国外研究太平天国的著作并不多,至少是一般读者不好看到。但有两本不可不看,一是呤唎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这书先后由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过,他是研究太平天国江浙一带后期的重要历史资料,由于作者曾经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所以他的回忆录现在仍然被很多人引用。比较近一点的,有美国的史景迁等学者的著作,史是费正清的得意门生,号称中国通,他的《太平天国》一书,先由台湾的时报出版社出版,后由中国的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后者改名叫《“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这书内容方面并没有什么稀奇,稀奇的是研究太平天国的角度和方法,他给我们吹来一股研究新风。
研究太平天国的人,必备两本工具书。一本是1989年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一本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太平天国大辞典》,两本书都由当今太史名家郭毅生主编,前者210页,用104幅军事地图,给太平军和捻军战史画了一个传。后者1108页,是太平天国名词俗语的总汇。二书的学术成就不容小看。
太平天国的另外一些著作,也可以一读。他们是:沈嘉荣的《太平天国史略》,王盾的《湘军史》,龙盛运的《湘军史稿》,王戎笙的《太平天国运动史》,谭伯牛的《湘军崛起》,都写得很有特色,不妨一读。其余浩如烟海,不举也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姜秉正的《研究太平天国史著述综目》一书。